最強、最小、最輕

折疊自行車的設計不僅僅只是折疊便利,Change 追求其折疊車的設計要達到高階自行車所具有的剛性、效能、安全、輕量、折疊後尺寸小及便利性等要求。首次的研發目標以挑戰登山折疊車為主,有別於一般折疊車受限於折疊機構只能以單支上管做車架,詮巨延續百年來自行車以三角力學的概念,開發鑽石三角折疊車架。不僅穏定性高、強度極佳,又能達到輕量的效果。開發完成後順利通過 ISO4210 登山車車架的測試,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通過登山車測試的折疊車。

不僅如此,Change 車以 3D 立體式創新折法,打造最工整的收納體積,折疊後能推行、站立、定位。體積近 27.5吋 / 700C 輪徑大小,為全球市面上大尺寸折疊車中折疊尺寸最小,且整車重量逼近約 9 公斤,比小折還要輕。為了騎程效能,Change 車架本體也依最適登山車車架幾何開發,100% 符合人體工學,並提供各種不同尺寸給不同身高的消費者選購,完全不因受限於折疊設計而牲犧人體工學,這些創舉目前只有 Change 做的到!

不只是自行車、不只是交通工具、不只是運動器材,「它」有無限的可能,CHANGE 自行車將用更多創新的設計改變世界。

摺疊優勢分析

CHANGE BIKE

其他品牌摺疊車

結構設計

  • 完整三角及鑽石結構設計,符合力學原理及人體工學,管件無切斷、無穿孔。
  • 折疊機構獲世界多國專利,功能創新,外型出眾。
  • 下管樑柱-下管為車架承受力最大的管件,故所有自行車一定要有最粗壯的下管。
  • 雙快拆 (第二安全鎖固裝置)。
  • 上管無任何機構,跨坐無虞。

  • 為了折疊,只能屈就折疊盒,單管結構設計不符力學原理。
  • 管件切斷或被穿孔,剛性被破壞,無法通過強度安全測試認證。
  • 單管折疊設計-無下管,失去樑柱的車架強度驟降,違背力學結構的是件危險設計。
  • 單快拆鎖固設計。
  • 快拆折疊機構置於上管或側邊時,跨坐要小心其機構易勾到衣物或其他干涉。

車架幾何

  • 折疊設計不破壞車架幾何,可符合各車種。
  • 27.5 吋/700C Full Size最接近人車比例,重心低、穩定性高。
  • 單管折疊設計限制了車架幾何,力臂過長,適用於承受力較低的小輪徑折疊,而小輪徑的人車比例差距過大,重心偏高,穩定性低,急速下坡時易翻車。

安全認證

  • MTB / 700C 經CHC / SGS認證, 通過歐盟登山車 / 公路車車架ISO4210 / EN14781 安規測項:
  • 車架前叉組落錘衝擊
  • 車架前叉組前倒衝擊
  • 踏力疲勞
  • 水平力疲勞
  • 垂直力疲勞
  • 單管折疊設計未通過。

車架尺寸

  • 17", 19", 21" / 460mm, 490mm, 520mm, 550mm 多種尺寸滿足不同身高的人,符合人體工學。
  • 多數折疊機構只能做單一尺寸的車,不符人體工學。

摺疊體積

  • 最小
    前三角可折疊(近似一個27.5吋/700C輪)可輕易的置入車的後行李箱,拆下的前輪有固定裝置,不讓前輪刮傷車身。

  • (部分的前三角無法收折)


折疊後可站立

  • 可站立
  • 若干設計,折疊後無法站立

齒輪保護裝置

  • 世界唯一可以自動方式保護大齒盤,折疊時座管自動伸長保護,避免大齒盤碰地。騎乘時,自動縮回避免影響騎乘,折疊時自動反應,不需任何額外的動作。
  • 折疊後放置時,無法保護大齒盤。
  • 折疊時以U型環保護大齒盤,但騎乘時無法縮回影響行進。

折疊後前輪可固定

  • 後叉多一個掛勾設計可快速固定前輪。
  • 無前輪固定設計,需另外一手提前輪,或放置時易刮傷車身。

整車重量

  • 三角幾何力學原理來達到強度、減輕重量,整車可輕至低於10KG。
  • 不符三角力學的單管設計,需補強管厚度及加大管徑,或增加厚重鎖固裝置。

零件相容性

  • 零件100%相容,換上CHANGE車架就可變成強悍的折疊登山車。
  • 很多折疊機構採用非規格品,將使零件取得不易,維修成本高。

攜車袋收納

  • 收納袋收折後尺寸接近座墊大小,折疊車小,收納袋更小。
  • 折疊車折疊尺寸大,或收納袋設計過大,出外騎出時還煩惱袋子的放置。